清大的當代中國研究中心,

舉辦了「2006 當代中國影展」,

今天(7/15)在新竹影博館就有兩個場次─

《藍風箏》和《一個都不能少》,

與談人分別是陳浩先生以及黃春明先生,

由於後者我已看過(還看了很多次^^"),

所以參與的場次只有《藍風箏》。



昨晚,試圖先對《藍風箏》做個大致上的瞭解,

於是用網路搜尋了一番,但資料卻很少,

我猜,這大概是跟它在中國境內為禁片有關吧

據說,1993那年,這部片在東京國際電影節得獎時,

當場的中國當局人士以立即退席表達不滿,

而導演田壯壯也被下令兩年內不得拍攝任何電影,

到底是怎樣的一部片,把高層人士惹得這麼敏感?



我以為裡面會有多煽動的劇情、或是極為右派的思想

但,一點也不啊。



若撇開一切歷史背景、政治因素,

無疑地,這是一部感人至極的電影,

而誠如陳浩先生所提:

「如果說張藝謀屬於『加法』的導演,那麼田壯壯則是『減法』。」

《藍風箏》,以「講故事」的方式進行,

軸心為鐵頭成長的過程,以及媽媽與生命中男人的聚與散,

帶出了被視作taboo的「17年」─

整風運動、大躍進、文化大革命。



縱使是這樣的故事背景,

最引動觀眾情緒的,其實是親情、愛情,

不論外面的世界怎麼變化或動盪,

人與人之間的情感永遠是亂世中的鎮定劑,

像是令我impressed的一幕:

鐵頭心疼地問媽媽:「媽,你怎樣才高興呢?」

媽媽笑著回答:

「只要和你在一起,媽就很高興了。」

和你在一起,多麼簡單卻又真摯的一句話,

每次看電影,若有觸動我心的對白時,

那當下的感覺,像是對白的每個字都打到我頭一樣,

不能自已,忘不掉。



看完之後,我疑惑著為何它是禁片,

陳浩先生的解讀是,

或許就是因為它越細膩平靜地敘述著一個故事,

當局者感受到的控訴力量反而越強烈;

在座談會中,我也提出了一個問題讓大家討論

就是電影的名稱─《藍風箏》,

它所象徵或是要傳達的意念為何?

很多人說出了自己的看法,

我覺得這樣的討論相當有意思。



不知在台灣買不買得到這部片的VCD or DVD呢?

裡面的靈魂人物「鐵頭」實在很惹人愛啊

全場觀眾幾乎全把他當自己小孩啦

尤其是小小鐵頭、小鐵頭、少年鐵頭,

分飾這三個階段的小朋友怎可以那麼相像啊? 長相跟說話口氣都是

害我以為導演特地等那個孩子長大到某歲時再繼續拍 ^^"

大陸果然是人多好辦事,找演員比較多選擇



總之,推薦這部給大家!





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zli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